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 欢迎您
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大学该如何选专业,才不后悔?
0
发布时间:2018-07-03 浏览数:749

最近,各个省份的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又到了准大学生头疼的时候——该如何填报志愿?该选择哪所大学,哪个专业?

每到这个时候,身为过来人的学长学姐就会给出自己的建议,但这个建议往往成了本专业的“吐槽大会”,过来人借此告诫准大学生们:千万不要报考自己所在的专业。学生物的说,“别报生物相关的一切”;学医的说,“如果你觉得高三过得不过瘾还想再过12年高三,学医就对了”;学机械的说,“别选机械,别选机械,别选机械,男女比例1:50,不开玩笑”;学新闻的说,“孩子如果不是亲生的,可以让他学新闻”;学材料的说,“劝人一句别学材料,就是普度众生”……看网友的吐槽,好像就没有什么专业值得学的了。

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究竟有没有比较靠谱的建议?笔者愿意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做一个分析,它只是一己之见,但愿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选大学还是选城市?

准大学生们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要去哪个城市就读?是北上广,本省还是一些其他省份?因为北上广大学的外省录取线普遍比较高,比如甘肃一个文科考生的分数可以考上本省的兰州大学(985、211),但这个分数还不一定能够考上上海一所排名比兰州大学靠后得多的普通大学,此时的选择难点就在于: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城市?

不少人的建议是,还是应该到上海去,理由很简单,上海是大城市,拥有着一切最优质的资源以及更好的发展前景,但兰州远在西北,甘肃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上海,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很一般。难道边远省份的985真的不如北上广的一所普通高校?

当然不是如此。究竟是选择好城市,还是选择好学校,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毕业后你打算在哪里就业。一言以蔽之,如果你的生源地在西北,毕业后你也打算在西北地区工作,那么兰州大学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你的生源地在西北,但你毕业后打算到上海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打拼,那么城市或许是应优先考虑的选项。

比如根据《兰州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生源在区域分布中,西北生源为39.88%,西部地区生源合计约占一半,达到49.35%。而在西部十二省区就业的学生超过一半(53.49%),其中博士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高达75.18%。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前10名中有9个在西部,8个在甘肃省内。这足以看出,兰州大学的学历在甘肃乃至整个西部,非常吃香,本土优质的工作机会,也优先向兰州大学倾斜。反之,你往北京、上海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去向看一圈,去往西北的少之又少,甘肃省内的这些优质资源,也比较少流向北京上海的普通高校。

因此,虽然上海的普通高校沾了城市的光,外省分数线高得离谱,但如果你毕业后想在本省工作,上海普通高校的学历含金量真的还不如本省一所好一点的211。千万不要上了大城市的当,好不容易考个高分,结果去发达省份的普通高校换一个不痛不痒的毕业证。当然如果你早就打算离开本省到上海等城市打拼,那么选择就业地的高校就读,会帮你更早地融入城市,等到毕业时实习、择业时就方便熟稔得多。


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所知名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在一场高招咨询会现场“摆摊”。(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图)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随之的困惑是,究竟是选择一所名校的普通专业,还是选择二流学校的王牌专业?

如果同为名校,当然是专业优先,但如果学校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比如985与221,211与普通本一,普通本一与名牌本二,笔者个人更倾向于建议你:优先选择学校,而非次一等高校的专业。

的确,二流学校的王牌专业可能比一流名校的同个专业的水平要高出不少,比如历史更悠久、名师资源更多、学术做得更好。不过通常情况下,二流高校的非王牌专业,很可能是三流,但一流高校的非王牌专业,往往也是一流。一方面名校本身所占有的各种资源就更多,另一方面名校的生源质量也更好,因此再普通的专业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清华大学中文系复办历史并不长,但估计没有人会怀疑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育质量吧。

而二流学校的最大软肋其实是,一到择业时,用人单位优先看的是学校,而非专业。比如笔者的一名学长,本科时优先选择了一所非985高校的文科基地班,该校的中文系有百年的历史,是强系,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本科毕业后他顺利保研到某985高校的中文系就读,该校中文系也是强系,之后学长一鼓作气还读了博士。博士毕业后,学长在就业时却遭遇了不少挫折,他本希望到一些一流高校的中文系任教,但这些学校的招聘条件立即把他剔除出去了,其要求本科学历需985名校。

有人颇为现实地说,我们会在新闻里听到有的领导说“我们单位超过80%的人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但很少听到“我们单位超过80%的人是XXX大学XX专业毕业的”。虽然选择并不是绝对的,还需因人而异、因需求而异。

不过假如不考虑种种特殊情况(比如医学等专业属性特别强的专业),个人还是建议:清华北大的普通专业,与其他一流高校的王牌专业,优先选择清华北大;一流高校的普通专业,和二流高校的王牌专业,优先选择一流高校;一本普通专业和二本王牌专业,优先选择一本;普通本科普通专业和专科大学王牌专业,优先选择普通本科。

选兴趣还是选前景?

选好城市选好大学后,最后的难题就是该如何选择专业,究竟是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还是选择就业前景好的?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自己感兴趣的刚好也是前景好的,但这也可遇不可求。那么当二者冲突时,该如何选择?

很多人的条件反射是,当然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不过这里的一个“大坑”是,你自以为你会感兴趣的专业,与你的兴趣可能存在偏差。比如你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因此选择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际上属于数学学科,离计算机学科差着十万八千里;比如你高中时对地理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但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地理类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地理”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

第二个“大坑”是,你所感兴趣的专业,很可能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就业前景惨淡,这也意味着你毕业后很可能从事跟你兴趣毫不相关的工作。比如某机构统计的2017年十个就业率低的专业排名,依次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就业率:85.10%)、美术学(就业率:85.50%)、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率:85.10%)、法学(就业率:85.80%)、教育学(就业率:85.60%)、历史学(就业率:87.00%)、应用心理学(就业率:87.00%)、动画(就业率:87.10%)、生物技术(就业率:87.20%)、地理信息系统(就业率:87.20%)……不少人对法学、对历史很感兴趣,但选择这些专业也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倘若不努力做到出类拔萃,毕业时就更有可能意味着失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准大学生们可能会很洒脱地说,我就要选择我所喜欢的,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是一回事。如果你是富家子弟,你大可以这么做,但如果你是贫困子弟,有家庭等着你去反哺,那么就得谨慎权衡好兴趣和前景之间的关系。有读者或许会指责我的建议多么功利多么世俗,我接受这一批评但也想诚实说出我的建议,因为生活实在是很难的,贫困子弟并没有太多的试错空间。

何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5%左右,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处于60%-69%的区间,理学、农学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最低。也即即便你对某专业感兴趣,但你还是有很大的概率从事与它无关的工作。既然如此,为何不从一开始就选择前景好一点的专业?

退一步说,时代变化太过迅捷,除了医生、教师等这一类基础性且专业属性很强的行业,没有哪一个行业是永恒的。10年前风光无限的专业,10年后可能就前景惨淡,比如新闻业。因此说到底还是看个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纵然再冷门的专业,如果你能够做到顶尖,那么你能拥有的也是一个最宽阔的舞台。

最后送上一句鸡汤:好的选择,不是“做一个对的选择”,而是“做一个选择,然后无论结果好坏,都欣然接受它”。因此,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请全力以赴,并坦然去承担它的结果。